新闻中心-陕西基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
您当前所在位置是 >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新闻
“大数据”是什么

发布者:信息员    发布时间:2017-11-29    分享到:


大数据,或称巨量资料,指的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、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、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,不用随机分析法(抽样调查)这样的捷径,而采用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,为决策者提供支持帮助。

大数据作为基础性战略资源和中国经济提质增效的新引擎,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,政策利好不断。2015年国务院发布《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》之后,2016年我国在《“十三五”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》中明确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,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《促进大数据发展三年工作方案(2016-2018)》等大数据发展配套政策;2017年1月,工信部发布了《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-2020年》与此同时,大数据被地方政府视为首要发展方向,并要求相关产业加快落地。工信部党组成员、办公厅主任莫玮曾透露,全国已有30多个省市专门出了大数据相关的政策文件,十余个地方专门设置了大数据的管理部门,统筹推进大数据发展。《白皮书》也显示,2016年,我国大数据产业逐步形成了以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珠三角、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为集聚发展区的发展格局,产业生态日渐成熟。近期发布的《2017~2022年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》显示,中国大数据产业市场在未来五年内,仍将保持着高速增长。预计2016年年末,市场规模将达到2485亿元,而随着各项政策的配套落实及推进,到2020年,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或达13626亿元的高点。

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,通过大数据技术使人们可以利用以前不能有效利用的多种数据类型,抓住被忽略的机遇,使企业机构变得更加智能和高效。大数据的重心将从数据的存储和传输过渡到数据的挖掘与应用,这将深刻地影响企业的商业模式,既可直接为企业带来利润,也可通过正反馈为企业带来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。据麦肯锡测算,大数据的应用每年潜在可为美国医疗健康业和欧洲政府分别节省3000亿美元和1000亿欧元,利用个人位置信息潜在可创造出6000亿美元的消费者剩余。因此大数据应用有远超万亿美元的市场。

二、大数据产业链层构成

(一)大数据的接入层

数据源是大数据产业链的第一个环节,是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基础。与国外的数据源区块相比,中国大数据产业中的数据源有着自身的特点。由于中国大数据流通在全社会还未形成规模,目前数据源区块主要集中在政府管理部门、互联网巨头、移动通讯企业等手中,具体有政府数据源提供商、行业数据源提供商、企业数据源提供商、互联网数据源提供商、物联网数据源提供商、

 

移动通讯数据源提供商、第三方数据服务企业等等。数据成为了重要的资源和生产要素,必然会产生供应与流通。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,数据产生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。例如:人们每天使用的互联网和无限通讯,即时通讯、微信、微博、手机电话、短信、甚至是每一个互联网点击(通过点击习惯可以分析经常浏览某类网站,喜欢某类商品,以及上网时间等使用习惯)都会留下记录,数据源将带来爆炸性的数据增长。同时随着各行业对大数据应用的重视,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加入数据的生产和采集行业,数据源将进一步扩大。

1、得数据源者,得天下

拥有数据源的大数据公司,将在行业内愈发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。它联通了各自为政的数据孤岛,实现了社会各领域全行业数据的整合,带动硬件生产商按照数据采集、传输、存储之需求供给服务器,促使软件商研发匹配的数据预处理、分析挖掘、大数据可视化等软件产品,同时,激发变现大数据交易融通的新思维。

是否拥有数据源、数据源保有量以及开发利用水平,成为决定大数据公司未来发展前景、是否具备可持续市场竞争力的关键。随着中国政府数据开放共享的步骤加快、国家大数据战略逐步推进,具备数据源优势、善于在海量数据中挖掘价值的大数据公司,成为行业翘楚只是时间问题。

2、优质资本已先发布局大数据产业

中国有70%的数据是在政府手中,而其中又有80%的政府数据待字闺中,未被开发。所以目前市场上,拿政府大数据项目是所有大数据公司的目标。但是,如果没有技术基础、应用基础,也很难获得政府的青睐,一些技术力量薄弱,场景设计研发能力不强的大数据公司正在逐渐退出市场,而那些拥有数据源的应用类大数据公司,确实获得了中国资本市场更大程度的青睐。2015年曾经发生一起中国大数据创业公司融资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——2010年成立的九次方大数据,先后得到了建银财富、博信资本、东方证券、IDG资本、复朴投资、德同资本、初灵基金、当代东方、键桥通讯等18家基金的投资,两轮融资数额近10亿元,投资规模迄今为止仍然是大数据领域之最。而投资界看好九次方大数据的正是因为对方掌握着核心数据源。

(二)大数据技术层

1、硬件平台支撑

大数据硬件是指数据产生、采集、传输、存储、计算等一系列与大数据产业链相关的硬件设备。包含传感器、移动智能终端、各种有线/无线传输设备、存储设备、服务器、网络/安全设备等。在大数据的柔性注入下,越来越多的硬件产品都打出“智能牌”。智能硬件逐渐改变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,还在用户无触发、无感知的情况下,24小时不间断采集数据。可见,智能硬件的发展将推动大数据第二波浪潮的到来。但就大数据硬件的存储、服务器、网络安全等领域而言,国内目前缺少面向大数据的成熟系统,参与者多是正在试图转型的传统IT厂商,如华为、浪潮、联想、曙光等公司。

2、大数据的分析挖掘

在人类全部数字化数据中,仅有非常小的一部分(约占总数据量的1%)数值型数据得到了深入分析和挖掘(如回归、分类、聚类),大型互联网企业对网页索引、社交数据等半结构化数据进行了浅层分析(如排序),占总量近60%的语音、图片、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还难以进行有效的分析。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需要在两个方面取得突破,一是对体量庞大的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进行高效率的深度分析,挖掘隐性知识,如从自然语言构成的文本网页中理解和识别语义、情感、意图等;二是对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分析,将海量复杂多源的语音、图像和视频数转化为机器可识别的、具有明确语义的信息,进而从中提取有用的知识。

(三)大数据应用层

大数据的价值体现在大数据的应用上,人们关心大数据,最终是关心大数据的应用,关心如何从业务和应用出发让大数据真正实现其所蕴含的价值,从而为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有益的改变。对“大数据应用”,不同行业和不同应用者理解不同。大数据应用界定为:“利用分布式并行计算、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海量异构数据进行计算、分析和挖掘,并将由此产生的信息和知识应用于实际的生产、管理、经营和研究中”。

无论是互联网公司如阿里、百度,还是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领头羊如东莞、深圳、敦煌,都已经积极地在用户授权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收集民众生活、工作的点滴数据,为的是服务民生、政务办公、战略调整作重要的分析决策,可以这样说,当今时代你每一次点击鼠标或者滑动手机,都对大数据提供了一份样本参考,都在为这个时代的进步做着自己的贡献

供稿 集团公司 杨森

(本文为原创作品,未经许可拒绝转载)